DAY 01 10/03 腳踏車 30 min.+ 跑步機 30 min.+ 重訓 30 min.
DAY 02 10/04 跑步機 30 min.+ BODYCOMBAT 60 min.+ 重訓 10 min.
DAY 03 10/05 腳踏車 30 min.+ PILATES. 60 min.+ 重訓 10 min.
DAY 04 10/06 休息日
DAY 05 10/07 滑步機 30 min.+ 重訓 20 min.+ 2NE1 MV舞蹈 60 min.
DAY 07 10/09 跑步機 55 min.+ 重訓 15 min.+ 滑步機 10 min.
DAY 11 10/13 跑步機 65 min.+ 重訓 15 min.+ 滑步機 30 min.
DAY 12 10/14 重訓 30 min.+ 滑步機-體能訓練模式 30 min.
DAY 13 10/15 跑步機 60 min.+ 重訓 30 min.
DAY 16 10/18 BODYCOMBAT 60 min.+ 滑步機 60 min.
其餘資料將往文章後補 ♥
其實我是一個很懶的人,雖然知道運動是為了身體健康,但還是把這件事置之一旁。
再加上我看起來不胖(嗯,真的只是看起來),體力也沒有到非常差,就更有藉口不運動。
這次,健身房都開到我家旁邊了,一個月少買個一、兩件衣服,就可以擁有一個風雨無阻的運動場所,衝吧!
這家的拉客方式風評不甚好,但我覺得如果是真的想找一個好地方運動,可以撇開這些因素,重點是持之以恆。
往好處想是有這麼多健身器材可以使用,還有不錯的團體課程,去外面上也是一筆費用。
文末有murmur *
服裝方面倒是花了我比較多心思,因為這些都不是我會擁有的衣物呀!
很多人會覺得運動前就要把所有需要的用品買齊,但其實這樣很容易造成多餘的花費。
基本上如果衣櫃裡剛好有合適的衣服,那就趁這機會整理出來。
等到你越來越明白自己喜好的運動方式和所需的服裝之後,再去做調整或添購的動作吧!
女生可能會喜歡的運動內容,我在這邊稍微補充一下!
瑜珈:不需刻意去買瑜珈服,只要有一條舒服的棉褲,或居家或休閒,腰頭盡量選舒適鬆緊款式;上衣部分,除非有內搭,不然不建議過分寬鬆的衣物。
跑步:不要挑選過長的褲子,身上的服裝以輕盈為主,鞋子也是,不要拿很重的限量設計款之類的鞋來跑。
重訓:如果要觀察自己身上的肌肉狀態,可以選擇背心+貼身褲型,部分機台使用上姿勢會很豪邁,建議女生下身部分盡量選不容易曝光的款式。
這邊整理出我的運動衣物&鞋類清單:
UNIQLO BRA TOP X 5
Honeys BRA TOP X 1
GAP Short Sleeve Tee X 4
AF Long Sleeve Tee X 1
AF Lounge Shorts X 2 X 1(10/15更新:尺寸不合出售一件)
HCO Short-Shorts X 1
GH Athletic Shorts X 1
HCO Banded Sweatpants X 2 X 1(10/18更新)
NIKE Trackpants X 1
Arizona Yoga Pants X 1
ASICS RUNNING SHOES X 1(10/10新增)
大致上分類就是:運動內衣六件+上衣五件+下身八件,總共19件。
大致上分類就是:運動內衣六件+上衣五件+下身六件+運動鞋一雙,總共18項。(10/18更新)
原則上一週七天至少會有六天上健身房運動,搭配課程使用,目前應該是足夠了。
其中BRATOP是我一直以來的愛用品,所以不用特地去購買,只是整理出來,剛好從日本帶回來一個美美的收納箱,整合成運動專用區。
我不會追求要多專業的服裝,只要輕鬆舒適就好,反正一天頂多運動兩小時,夠我替換就好。
先讓運動變成一種生活習慣,之後要往更高階的方向前進再來考慮機能性的專門服裝。
我的習慣是穿BRATOP打底,外面再套上一件T-Shirt。
GAP Short Sleeve Tee
GAP的TEE我一次購入四件,日本和美國似乎是不同生產線,我買的是日本線的。
版型我覺得都不錯,也不會太緊身,剛好合身,可以小修飾身形,這幾件是S號,除了紫色外都是Supersoft系列,很柔軟。
GAP Supersoft V-neck Tee
T-Shirt的款式V領或U領我都可以,這次剛好三款是V領,一款是大圓領,
只有紫色Tee是短袖,條紋款和全白款都是五分袖。
我是覺得短袖款反而比較修飾手臂,五分貼袖會完全展現你原有的線條。
還是其實是我肌肉跑出來了(喂)
AF Long Sleeve Tee
Abercrombie & Fitch的Tee我選了一件七分袖的,S號,我肩膀窄,跑步的時候都會變大露肩,應該要選再小一號比較合適。
Model示範穿著,會有點透膚色,不過我都會內搭BRATOP所以沒差。
HCO Short-Shorts
短褲總共入手四件,HOLLISTER這件灰色版型我很推,很顯瘦,不過買的時候只剩L號,穿起來偏鬆。
尺寸的話我穿S號就可以了,但這款很短,S號對我來講長度大概是安全褲,無法穿出門。
穿起來是這樣,這張是開始運動生活的前幾個月拍的,紀錄一下。
Abercrombie & Fitch Lounge Shorts *
紅色是M號,深藍是L號,也是太大,不過打算購入Sport Leggings搭配穿著,預備開啟我的緊身褲生涯。
Sport Leggings同樣也是運動限定裝備,所以頂多購入兩組替換。
這款Lounge Shorts長度就很剛好,不會太短,原本是居家褲,但他們家的料子都非常好,穿著運動是舒服的。
* 紅色已售出/深藍保留中 *
GILLY HICKS RUNNING SHORTS
這件我個人覺得CP值很高,一方面是特價時購入,一方面是尺寸是短褲裡最合適的,S號。
要再合身的話穿到XS號都沒問題,但S號小缺點是長度比較短,就真的只適合跑步XD
我是喜歡上一些課程,要抬腿、拉筋什麼的都不太合適,雖然裡面是有安全褲,但個人覺得不太雅觀。
UNIQLO BRA TOP
這組商品算是我意外愛上的小驚喜,穿了好幾年了,開始運動生活當然不能忘了她!
我還蠻喜歡UNIQLO幫這個系列設計的image,視覺美感和產品本身都在一定的水平之上。
簡單來說,她是一體成形的設計,不像有些運動內衣是讓你自己放兩塊胸墊進去,會有不安定感。
而且非常耐穿,幾年下來我都是丟洗衣機洗,完全沒有變形的問題。
期間我當然有購入其他日本品牌的BRATOP,但穿起來的感覺就是不一樣,有些穿個幾次就開始鬆了。
台灣網路品牌的BRATOP我曾經因為低價想購入嘗試,但有了以上經驗之後,決定不下手。
之後詢問幾個朋友的評價是台灣這幾家都很容易變形,還好當初選對了,不需要花冤枉錢。
UNIQLO也很貼心的把大家對於BRATOP的小問題集結起來,耐心的回覆。
像是:這個到底是內衣還是外出服呢?只有四種尺寸真的可以選到需要的嗎?胸型會不會跑掉呢?要怎麼洗滌呢?
有興趣的可以去她們家官網細細閱讀,我算是經常使用者,沒什麼問題,很安心的使用著。
穿著跑步和瑜珈再適合不過,我還穿去上戰鬥有氧,蹦蹦跳跳都沒有問題。
當然長時間移動的旅行、平常工作日、附近居家散步、甚至哺乳期等等時刻都是好幫手。
解決了各式對於BRATOP的疑難雜症,接下來就是選擇所需要的類型。
冬季到了,發熱商品應該都是大熱門,只是我對於這些機能布種有點小研究,功能性不是很高,這邊就不吐槽了。
夏季和運動大熱門的是AIRism系列,這類的我也不是太喜歡,因為吸濕排汗布種也有分等級,他們家的這塊布很容易鬆掉和起球。
我一貫的愛是針對Cotton棉質款,穿到現在都還沒汰換掉,算是新開發的AIRism我當初嘗鮮買了兩件,穿了一、兩年就丟了。
日幣定價¥1,990,台灣定價NT.799,活動特價NT.599,季末出清NT.399。
UNIQLO官網的特價款式比店面多,這個跟他們的策略有關,因為U牌的每家店特價款是由店長決定,所以可能這家是BRATOP在特價、那家是針織衫在特賣,省時間和麻煩的話就是直接在官網上訂購囉!
歐!還沒介紹到的是長褲的部分!
運動前我只買齊短褲,長褲只有一件瑜珈長褲,美國平價品牌Arizona,也是撿便宜購入M號。
不過瑜珈不用蹦蹦跳跳,大多是在地上滾來滾去,所以尺寸大一點還可以,但就只能針對瑜珈使用,跑步和其他活動會踩到。
再者因為上述提到短褲的穿著問題,另外也漸漸邁入冬季,運動完的第一天就跑去OUTLET搜尋長褲。
我是覺得我的體態還不適合穿很貼的Tight,所以先找一件方便活動的長褲。
E先生很意外我會選束口的長褲,因為平常打死我都不穿,但為了運動安全,盡量還是找貼身款或是束口款吧!
另外兩件HOLLISTER的七分束口褲* 還在飛,等到了穿過再來介紹吧!
* Hollister Banded Sweatpants 10/16 收到!!
原本以為是七分褲,但它其實是九分的長度,但因為束口的關係可以隨意地往上拉調整長度
版子我很喜歡,馬上穿了一件到附近走走,結果因為內部整個刷毛的關係,穿沒多久就覺得燒燙燙
回家就立刻決定要賣掉一件,因為老娘我真的很怕熱啊!
試穿的是深灰色,已售出,留下我愛的白色,有空再來拍穿搭!
連續三天,每天至少運動一個半小時,暫時放了一天的假,讓痠痛先舒緩一下,接下來要繼續努力啦!
運動真的會上癮,一天沒動就好像少做了什麼事,Keep Going!
這雙骨董鞋買了好幾年,期間只穿過一、兩次,先擋著用,等找到便宜好穿的多功能運動鞋再替換他。
我覺得他好適合蒐藏用,現在看還是好愛,只是,不適合運動穿啦!
健身生活紀錄 ♥ 持續更新中
DAY 19 10/21 跑步機 60 min.+ 重訓 30 min.
DAY 21 10/23 重訓 60 min.+ 跑步機 30 min.
DAY 23 10/25 BODYCOMBAT 60 min.+ 腳踏車 30 min.+ 跑步機 30 min.
DAY 24 10/26 BODYCOMBAT 60 min.+ 蔭瑜珈 60 min.
DAY 27 10/29 滑步機 60 min.+ 重訓 30 min.
DAY 28 10/30 重訓 30 min.+ 滑步機 30 min.
DAY 35 11/06 滑步機 60 min.
DAY 36 11/07 跑步機 60 min.+ 重訓 30 min.
DAY 40 11/11 滑步機 60 min.+ 重訓 30 min.
DAY 41 11/12 FIGHT DO 60 min.
DAY 43 11/14 BODYBALANCE 60 min.+ 跑步機 30 min.
DAY 46 11/17 Hatha Yoga 60 min.+ BODYCOMBAT 60 min.
DAY 52 11/23 BODYPUMP 60 min.+ 跑步機 30 min.
DAY 55 11/26 跑步機 60 min.
DAY 56 11/27 滑步機 60 min.
DAY 58 11/29 BODYCOMBAT 60 min.+跑步機 30 min.
DAY 59 11/30 跑步機暖身 15 min.+ BODYPUMP 60 min.
11/05 murmur *
加入健身房一個多月,基本上我是一個耳根子很硬的人,我知道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
WG是個不錯的健身環境,以我這個入門的人來說還算不錯。
缺點就在於內部人員會不斷地打電話邀約免費教練課程,不知道是不是我的誤解,我怎麼記得還沒開幕的時候是說可以免費體驗一堂課。
但我不曉得一堂課的時間到底是多久,如果真的是照經驗談,我想一堂課大概只有不到十分鐘。
剩下的時間就是在推銷教練課程和堂數,而且,是三不五時就會有電話邀約,兩次之後我就覺得其實很浪費時間。
我私自建議好的行銷人員和手法應該是好好地認真的正式帶你一堂課,這樣的業績成效保證比這種急於推銷的手法好。
帶的好,有需要的人自然而然就會去找教練帶課,所以,不要再狂打電話啦!
11/06 murmur *
這件事的後續,我連續兩天回絕兩位不同教練的邀約,來看看他們的回覆:
教練A:真的很抱歉,但我帶過的課程有時候還會超過一小時,但我替他們向你道歉。
教練B:這樣啊,可能平日人比較多所以帶不到時間,還是我們約六、日,人比較少。
所以說,員工訓練是很重要的,個人有個人的業績,但是消費者哪知道會碰到負責任還是不負責任的教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