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美食主義者,嘴裡說著瘦身是為了未來的大餐做準備,實際上天天吃下這些食物開心嗎?
當然開心,而且非常好吃,不騙你!
我的菜單攤在大太陽下,食譜也都如實寫出來,非但沒出現水煮的無滋味菜色,連人家說要避開的豬肉(我愛松阪豬)、肥滋滋的牛小排肉片也常常入菜。
那,這樣還健康嗎?
當然健康,偶爾為之既可解饞,也可避免暴飲暴食,只要不過量,都好過大吃零食、餅乾。
為什麼要這麼注重飲食?運動不就是為了要大啖美食、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沒錯,這確實是我的終極目標。
前提是:你要有本錢吃,就必須把自己的身體狀態調整為最佳球員!
我知道,好多人聽到這裡,馬上棄械投降,只是,這樣未免太可惜。
每天健康吃、多喝水、多走幾步路,
一個月後,作息自然而然走向正軌;三個月後,你甘之如飴,叫你亂吃都不肯就範。
說到這裡,不得不和大家坦承一件事,我過去就是個只想靠運動來大吃大喝的人(默默舉手)。
看我的文章可以知道,在2013年10月那時踏入健身房,原本也是抱持著美好夢想而前進。
第一年還算勤勞,課程排得滿滿的,什麼課都去上。
日日夜夜,樣樣不忌口,原本不小的食量,再加上高熱量,居然不胖反瘦。
但當時的運動菜單其實很驚人,自己也沒想那麼多,反正看起來比進健身房前還瘦,那就繼續吃。
再下來的那一年懶人病發作,時常有一搭沒一搭地進出健身房,偶爾散步去上個瑜珈課就回家。
曾經覺得很近的距離,突然遙遠了起來,每次光想到要出門這件事就沒動力。
仗著自己身形維持的還不錯,心想:接下來等合約到期,就可以理所當然地在家附近慢跑了。
想得容易、做起來難,離開健身房後的一年多,完全沒運動加上我的不忌口,讓我身上的脂肪停不下來。
等到發覺的時候,整整多了十多公斤在身上。
為什麼呢?
很多人只想靠運動瘦下來,運動了一陣子,發覺食量變大,還覺得很開心,可以多吃東西。
卻忘了最重要的事:運動消耗的熱量,真的足夠讓你這樣大吃大喝嗎?
答案呼之欲出:只要變胖,體脂肪上升,那你就不能再繼續這樣吃下去了!
想瘦,如果沒有辦法多動,那就改變飲食習慣;如果喜歡運動,再加上健康的飲食習慣,要瘦絕對不是難事!
鮭魚,是飽足感十足的營養食材,先前還是煎1/2片的時候,要花上兩小時才能塞進肚子裡,現在只要1/4片,我看是可以飽到下午都沒問題,發懶,甜椒只切了一色丟下去,調味就是一點點玫瑰鹽、塔塔醬和沖繩買的「しまとうがらし入りシークヮーサーこしょう」(這個名字就是這麼長)。
健康的飲食,吃著吃著,除了可以品嚐出食物原本的香氣,更可以明顯感受到身體的變化。
好的食材不需要強加什麼,身體適應力很強的,如果可以好好對待自己,逐漸也不需要那些多餘的調味。
難得休假外出,吃到太油、太鹹、太甜的東西,反而覺得渾身不舒服。
連我完全捨棄甜飲前最愛的益昌奶茶(包裝寫180ml,我都是泡400c.c.的水來喝),當時就是愛他濃郁不甜膩的滋味,現在喝一口卻覺得像糖水。
題外話,雖然我喜愛色彩鮮艷的食材,但每每看到五彩繽紛的甜點都覺得很可怕,隔壁老王也很懂我,從來不會買那些蛋糕給我,我會直接丟掉(不是覺得好美)。
女孩子生理期的營養更需要注意,蛋白質、鐵質、鈣質不能少,這也是我不曾在意的事。
上次生理期前日,我明顯感受到飢餓,這次生理期前,我意外地口渴,聽起來都不像是好事,對我而言卻是一種切切實實的警訊,代表以往我總是吃過頭所以不餓,過往水分攝取絕對不足,隨時都在口渴,當然更不會發現生理期需要大量的水分補充。
明明是自己的身體,卻到現在才知道要好好珍惜,慶幸自己還算早清醒,等到滿身病痛時只能悔不當初。
而不經意中,這些一點一滴的小小發現,讓我更愛現在的健康飲食。
從三月多到現在,兩個半月的時間,我掉了7公斤,體脂肪7%,內脂少2,前幾個月我會用撐過去來形容,現在則是非常享受目前的健康飲食和生活。
第一天開始運動的時候,覺得根本地獄,短短幾分鐘,隔天痠痛到不行,到現在,叫我做半小時的核心我都甘之如飴,身體沒什麼太大感覺,也不太容易痠痛。
老天爺對我很好,沒有太快給我停滯期的考驗,讓我可以一路越來越有信心的瘦下去,就算再愛吃,現在也不像當初那麼容易餓了。
這趟飛日本特地買了電子秤,就是為了能夠更準確地精算吃下去的熱量,一起堅持下去吧!